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屁屁屁都是屁,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幫助

牛屁與全球暖化...

(原始網頁:http://angelo-nmb.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15.html)

全球暖化愈形嚴重,各方疾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其實全球10億5000萬隻牛群,是溫室效應氣體最大元兇,排出二氧化碳佔總量的 18%,畜牧業所形成的沼氣對全球暖化的殺傷力不低於二氣化碳的排放量,特別是牛隻「放屁」所形成的沼氣在其他家畜家禽類中排名第一。

像是泰國畜牧業目前有1000萬頭豬、990萬頭牛以及2億7500萬隻禽類,這些牲畜每年排放溫室氣體多達1億5449萬噸,是造成全球暖化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牛群的屁等排泄物會產出100多種污染氣體,其中氨的排放量就佔全球總量的 2/3,而氨正是導致酸雨的原因。此外,牛群在消化或反芻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屁,所排放的厭氧消化產物--甲烷,甲烷的排放量佔全球總量1/3,這種氣體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全球暖化/牛屁污染大於休旅車 新鮮牧草減少甲烷量

(原文網址: 全球暖化/牛屁污染大於休旅車 新鮮牧草減少甲烷量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07/07/13/11183-2125506.htm#ixzz1fMnJ2jeL)

人類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一直被認為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不是其實牛放的屁也是暖化的主因之一,一頭牛一天放的屁所造成的汙染,比一台休旅車一天的廢氣排放量還要來的多。

你知道嗎?牛放屁打嗝也會造成暖化效應。專家表示,造成暖化效應的首要因素為二氧化碳,例如車子排放的廢氣,而甲烷,也就是所謂的沼氣則位居第二,牛隻所放的屁就含有甲烷。


現在英國專家發現,牛一天打嗝和放屁所排放的甲烷,比一台休旅車一天所排放的廢棄量還要高出許多,英國草地與環境研究所博士查威克說,「甲烷源自家畜,特別是牛和羊,是造成暖化效應的一大主因。」
英國專家於是著手研究,如何讓牛隻放屁和打嗝中排放的甲烷減少,除了將牛隻安置在有風扇設備的棚子裡,每天以不同種類的草和飼料餵食,之後將棚內的空氣裝瓶測試棚內的甲烷含量,他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測試羊群,結果發現,越是新鮮的草,牛羊所放的屁刺激性越小,也就是說,以不同的飼料餵食動物,會改變動物放屁中所含的甲烷量。

專家希望藉由這樣的測試方法,改善家畜的消化系統,不過查威克表示,不要抱太大希望,因為「永遠不可能會有不放屁的牛。」


丹麥要徵收牛羊屁稅(2009/2/9,華新網)

(擷取自http://www.sanmin.com.tw/learning/public/news.asp?item=484)

對應課文概念:外部成本、市場機制
時事新聞內容:
丹麥政府準備向農民和農場主徵收所謂的「氣候稅」,這是一項依據乳牛和豬羊等牲畜放屁時產生的甲烷氣體量徵收的稅費。丹麥政府委員會說,一頭乳牛每年放出約四公噸的二氧化碳,遠遠超過了一輛汽車。如果汽車要為此繳稅的話,那麼乳牛和豬羊也沒有理由不繳稅。

評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牲畜所排放而導致溫室效應的廢氣(如甲烷、一氧化二氮)達到全球總排放量的百分之十八,超越所有人類交通工具,如汽車、飛機等的排放總和。丹麥畜牧業發達,是世界肉類及乳製品主要輸出國之一,每年境內牲口排放的廢氣量不容小覷,這次宣佈徵收「屁稅」,就是將課本中所說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了。

其實另一個畜牧業大國──紐西蘭,更早自2004年開始便對牲口徵收屁稅、打嗝稅以及汙物稅,稅款專用於牲畜氣體排放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研究。而澳洲雖然沒有開徵牲口的「排放稅」,不過當地科學家則宣稱已研發出可以調節牛羊腸胃中有機體的疫苗,可降低牲畜排氣時的甲烷量,以減緩溫室效應。

對於畜牧業者來說,牲口排放的廢氣會自然飄散到大自然中,他們毋需為此負責,而是由全世界一起負擔這項外部成本;現在開徵了牲口的廢氣排放稅,就是將「空氣汙染」這項外部成本內部化,畜牧業者要自行吸收了。政府徵收廢氣稅將提高畜牧業者的生產成本,造成肉類及乳製品的供
給線上移,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肉類及乳製品的均衡價格提高,交易量減少,可以減少外部成本,而政府課徵的稅收也可以從事相關的研究或是降低國內暖化的危害。

不過丹麥與紐西蘭畜牧業者主要以出口為主,當政府開徵此類稅收,將增加業者的成本,在面對未課徵屁稅的國家的競爭時,將降低出口業者的國際競爭力,不啻將市場大餅拱手讓給其他的出口國,嚴重影響兩國畜牧業者的生計。

從另一個角度看,紐西蘭與丹麥的屁稅對全球的溫室氣體減排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對全球溫室氣體的減量可能沒有幫助。因為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兩國的畜牧產品是供應全球市場,當兩國課徵屁稅後,其畜牧業因供給上升,造成交易量減少,兩國雖然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不過全球的消費者不是不消費相關產品,而是轉向未課徵屁稅、較便宜的美巴畜牧業產品,美巴產品則因需求增加,造成交易量增加,反而可能更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要解決全球暖化的危機,只靠幾個國家的努力是不夠的,一定要全世界納入溫室氣體減量的規範中才能對日益惡化的暖化危機有所幫助。


[雅虎新聞] 科學家:袋鼠屁有助對抗全球暖化

(原始網站: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6/19/pgep.html)

(法新社雪梨六日電) 澳洲研究人員今天說,澳洲科學家正嘗試讓牛羊牲畜能夠有像袋鼠的胃,以減少排放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氣體。

拜胃部一種特別的細菌所賜,袋鼠放的屁裡不含甲烷,科學家想把那種細菌移植到大量釋放這種有害氣體的牛羊體內。雖然溫室效應氣體污染常常來自釋放二氧化碳的冒煙煙囪,但令人意外的,若干國家的溫室效應氣體整體排放量,很高比例來自牲畜放的屁。

昆士蘭省政府的高階研究科學家克列夫說:「澳洲各種排放來源中,一成四來自牛羊腸內的甲烷。」「如果你研究紐西蘭等其他農業化較高的國家,它們事實上約佔五成。」研究人員說,這種細菌也讓消化過程更有效率,或許能為農人節省數百萬美元的飼料費。克列夫說:「這種細菌不只不會製造甲烷,也會從它們吃的飼料中,多取得約一到一成五的能源。」即使是嘲笑環保袋鼠屁的農人也說,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是考量到澳洲目前經歷的嚴重旱災。農人米頓說:「在經歷旱災等歉收的荒年,一成五是可觀數目。」但甚至在研究人員開始研發轉移這種細菌到牛羊體內的方法前,他們要先花至少三年分離這種細菌。與此同時,另一組科學家則建議,澳洲人應該少養牛羊,多吃袋鼠肉。這種想法有爭議性,但約兩成具健康意識的澳洲人,據信已在食用這種象徵澳洲的動物。


資料收集:文昌國小 依依、士林國小 宇鴻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我的Google搜尋故事:Here we are, Live curious

永久g留證申請人 Richard LIEN
Nov. 2, 2011

[ 內文中 * = 更多資訊,** = 影音 ]
像維他命一樣,「一天一粒,每天好體力!」會巧遇A Google A Day這活動是因為每天都會網搜,收集自然科學的精彩實用知識,準備提供學童們學習用新工具(the Internet)新視野去接觸遍佈在生活中的自然科普*知識。一可站在巨人Google的肩上見識這世界的大**,二則是要避免只窩在課本裡以管窺天。此外也顧慮到,
「不同程度的忙亂已經是目前家庭生活的常態,成人和小孩都很難倖免其害。於是學習輔助上產生的貧富差距* (本人創作),就很容易讓貧學者卻步甚至放棄好奇、放棄學習,那該如何跨越貧富差距?」如何跨越?我相信,學好網路搜尋將可以幫上大忙,就像A Google A Day悄悄帶給人們的啟示。

投身科技硬體及軟體工業許多年,也完成過一些亮麗的專案,然而我卻發現這幾年擔任志工至今為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比工作上得到的安定要深層許多。而且,就當我們做對的事去真正親身幫助到需要的人群時,會得到一種難以言喻而不可多得的踏實感,這只有親自經歷過的人才有機會了解,希望與A Google A Day背後的團隊分享。還有另一點,讓自己能夠持續前進的背景動機是:一定要設法滿足學童們洶湧的"**心"(Live curious,感謝 NGC有這影片),畢竟好奇心就是促使我們一生不斷追求進步的一大原動力 。基於以上種種心理因素我試圖透過參加學校*志工,以及業餘時間推動科普課程(小孩愛大樹*),當作是鼓舞身邊孩子善用網路資源挹注學習的重要行動持續推進,很感激A Google A Day的適時加入帶給我鼓勵。一看見這活動時我心生一語:「竟然有人和我一樣鼓勵網搜而且每天一主題,這實在太妙了!」其實光靠這一句話,還不足以傳達我當時的興奮。我也會臨時起意鼓舞孩子們去享受這樣的挑戰,希望能碰撞出更多好奇心,每天一次或是需要時就加碼。你可能想像不到,當我們碰到這活動時就好像一個心願被不知名的一群人聽見了,而且就此為我們準備好一個個生動的謎題,帶動一波接一波的好奇心。這樣的巧遇實在不可多得!

我始終這麼認為,學著從一小串文字把想了解**的知識從全世界給索引出來的功夫,也是孩童學習hands on的最佳起點。「試想,一個小動作就可以種下一生積極求知的種子,何樂不為?」如果更多Googler都可以領略這一種威力的話,不知道還可以幫全世界帶起多少更大的學習風潮,人類再次文藝復興因網路而起,再自然不過。「底下是使用Google以及參與一日一Google的背後更深的堅持,請允許我一併說完,因為如果沒有深遠的想法和動機,Google將只是一個單調的網站入口而已。

一、時空背景:尤其在當前亞洲人暗潮澎湃的生活裡,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台灣生育率和全球經濟同時下滑,很容易讓學童們因為過度防護而驕傲求學、眼高手低,這樣累積起來會是台灣下一波的遺憾* (本人創作),相信許多亞洲人也會有類似的遺憾(因為目前科技進步的台灣正飽受政經之苦,正處於腦內革命的極盛時期,儘管如此台灣仍然能夠投射出亞洲地區,人們內心世界很想破繭而出的嚮往)。前面我們曾經提到,生活的忙亂以及經濟上的貧窮不應該是學習的障礙,尤其在網路便利的國度。 (以下3D物件ie如果無法看見,Chrome可以!)





二、更深的堅持:高山須由平地起,我現在就是用Google支持學童(因為搜尋結果相對單純精準,而且商業氣息低),只是單純想帶著孩子們用最經濟的工具和世界接觸**,在未來他們各自遭遇相關學習上的挑戰時,就有機會用俯瞰的方式微笑挖掘知識,不再恐懼地仰望知識的高聳。截至目前,行動仍繼續推進中,Google和我一樣,身負重任。」值得盡一切努力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好的資訊和知識在孩子眼前有了開端,未來就有機會長成大樹,這當中一定可爲孩子未來和這世界帶來無窮活力。因此,我熱情投入一日一Google中,而且懷抱一個簡單踏實而深具意義的夢想:

" Simply throw them an EB* ? Nope, get them started with Google. "


永久g留證申請人 Richard LIEN
Nov. 2, 2011


附註一:
A Google A Day這活動還帶來許多淺喜,就像讓我們轉眼間不經意地巧遇路邊綠樹*、小花*一樣(均為本人創作),那種會讓人沈靜發出微笑的小鏡頭,也可以令人忘卻一整個忙亂的人生。更多的新奇,就在願意往前跨出那一小步之後,就像只要在畫面中央輸入幾個字開始**!

附註二:
在整理"我的Google搜尋故事"的過程中,累積出一個想法我暫稱它作My Google Tree,是一個近似Mind map的構想和建議手稿,我附在這*以便有人有興趣時我們再一起挖掘下去。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竹籜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竹籜(讀做ㄊㄨㄛˋ):竹筍外面有層層包裹、似葉又不似葉的構造稱為竹籜,它是用來保護幼嫩竹筍的,當竹筍長大成竹竿,籜自然就
會脫落。
竹籜就是這樣高高掛在竹子上,像很多魷魚掛在竹子上.等八九月掉下來.才可以去撿起來利用!!!!!

竹籜是竹子莖稈外部的保護構造, 為退化的葉子所變成,主要是保護幼小的莖稈——筍。竹筍尚
未延伸抽長前,全被竹籜所包裹,一直等竹稈向上生長到一定的距離後, 竹籜才會一片片掉落。

脫落後的竹籜並不是沒有用處,它還可幫助我們辨認竹子的屬別乃至種別等等 真是很奇妙哇!

竹籜必須注意的特徵是籜片、籜鞘、籜舌、籜耳的形狀、大小、直立或反卷等。另外我們必須小
心的是, 竹籜上常有細細的硬毛,很容易刺進皮膚裡去,如果我們取竹籜作觀察、研究,比對時,要特別注意小心。


以上內容之原始網頁竹雕的另一章~~竹籜雕

...退化的葉身 (在竹子的葉片也會有同樣的情形,如下)

乾枯的竹籜作解說圖,圖中:

A 籜葉(blade) , B 籜舌(ligule) , C籜鞘(sheath) D 籜耳 (auricles and oral setae)

"籜" 屬於竹子中的 "特化葉片"

以上內容之原始網頁:竹籜構造(6)-從刺竹竹籜看籜舌與籜耳

資料收集:台北士林國小 宇鴻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巧克力的歷史與起源









最早將可可豆引進美洲的,是墨西哥一帶的Oleic民族。等到馬雅文化進入中美洲,取代Oleic文化之後,馬雅人將可可豆打碎成泥漿狀,做成帶有苦味和泡泡的巧克力飲品。當時的巧克力價格並不便宜,只有有錢的家庭或王室才有享用機會,流行的普遍性並不高。(右圖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巧克力)


直到西班牙人入侵後,阿芝特克王國興起之後,對於可可豆的應用與發展才真正開始。在阿芝特克王朝時,可可豆的價值極高,被當時社會所重視,甚至於曾經有一度還被拿來當作錢幣使用,作為人民金錢交流的一種方式。


後來巧克力之所以會在歐洲廣傳,吹起流行風,是因為西元16世紀時,西班牙探險家Hernando Cortez將可可豆帶進歐洲,造成歐洲人喜愛的熱潮。17世紀時,藉由14歲的西班牙小公主與法王路易十四文定典禮,將西班牙的巧克力帶入法國巴黎宮廷,奠定了巧克力與法國之間化不開的濃密情誼。從此以後,法國,比利時和瑞士就成為製造巧克力的領導王國。經過多年的流行, 直到今天,巧克力已受到世界各地的歡迎。

原產地是墨西哥,主原料是可可豆《像椰子般的果實,在樹幹上會開花結果》,它的起源甚早,始於墨西哥即盛一時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孟特儒《Montezuma》,當時是周圍是崇拜巧克力的社會喜歡以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飲料中,打起泡沫,並以黃金杯子每天喝50CC,是屬於宮廷成員的飲料,它的學名 theobroma有『眾神的飲料』之意,被視為貴重的強心、利尿的藥劑,它對胃液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具有活化性的作用,可幫助消化。1526年,西班牙探險家柯特茲帶回西班牙,獻給當時的國王,使歐洲人視它為迷藥,掀起一股狂潮,到1828年,由荷蘭的凡苛添《Van Houten》想到將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飲用的可可亞,19世紀末時,瑞士的D.M比德,發明在巧克力中加入牛奶,味道更好,就是今日巧克力的雛形了。

誰先發明了巧克力,這個問題目前幾乎大家公認是西元前1400年~500年間在墨西哥的奧爾梅克文明,起初他們 以飲用的方式食用巧克力,做法是將可可豆搗碎,再混合水、紅辣椒、香料與些許草本植物,利用木製攪棒 攪拌到表層出現厚厚的一層泡沫。
我與一位研究奧爾梅克文明頗有成就的人文學者到奧爾梅克心臟地帶正在挖掘的考古歷史遺址參觀。
蒙提祖馬二世(Montezuma II)是一世的長子,蒙提祖馬二世允許西班牙人入境,這無疑是『引狼入室』!


巧克力的起源:
『誰發明了巧克力?』這個問題倒不如說是『誰發現並使用了可可豆?』比較恰當,將歷史倒轉3500年前的 奧爾梅克文明時期,墨西哥東部赤道區域就有大片地帶生長可可植物,其中有野生與人工種植兩部分。

奧爾梅克人無疑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食用可可與巧克力的民族,倒碎可可豆後倒入水,再附加辣椒、香料與草 本植物,之後,馬雅人與阿芝特克人這兩民族也發展出成功的可可豆栽培種植技術,而這也廣泛利用在貨幣與測量等單位,可可豆被拿來當作稅賦繳納與祭神之祭品,對這些民族而言,可可豆象徵著繁榮富庶。

當中美洲遍佈移民時,可可豆生產技術日趨先進,但食用可可仍是皇室貴族與戰爭時期士兵的特權,在此前, 可可豆的優點已被廣泛認知,蒙提祖馬與阿芝特克國王,傳說每天要喝五十杯的巧克力飲品,尤其是要進去後 宮之前。

科提芝讚頌巧克力的長處,在寫給西班牙國王查理斯的信上,他寫道『巧克力賦予士兵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可 行軍整日.......』,巧克力後來被帶到西班牙,在西班牙王室間被視為極高價值的聖品,最令人訝異的一點是西班牙人將巧克力引入歐洲在100多年間成了秘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G-TIMETUNNEL/article?mid=-2&prev=148&l=a&fid=1


資料收集:台北士林國小 翊霆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水龍捲風怎麼形成的?

水龍捲風怎麼形成的?

看起來是很像啦...其實是不一樣東西喔!
許多人會認為水龍捲與陸龍捲及龍捲風非常相似,但事實上他們是截然不同的。

1.陸龍捲與水龍捲是由底部向上生成的,而龍捲風是由上而下生成的。
2.雖然龍捲風與陸龍捲及水龍捲都是由對留所形成的,但嚴格說,陸龍捲與水龍捲屬於旋風而已。
3.龍捲風是部分大片積雨雲所產生的超級胞下降而形成的,而旋風僅需足夠的對流即可形成。簡單說龍捲風一定需要潮濕的地面提供水氣,但旋風則不需要即使乾燥的空氣也可以產生(即使晴空萬里也可以產生)。
4.能量規模不同。龍捲風必須要強大的冷熱鋒面交會處形成多重超級胞後,若這些合併發展成超級胞時才會發生龍捲風。陸龍捲、水龍捲之類的旋風僅需足夠的溫差產生對由即可產生。由超級胞所產生的龍捲風所具有的能量超過一萬個旋風所累積的能量。
最後補充一點:真正的龍捲風是漏斗狀,但旋風卻是細長延向天際的柱狀。


原始網頁: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3105180


資料收集:
台北士林國小 Tommy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不是綠色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不是綠色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比如說海帶,海帶是植物,但不是綠色的,而是一種褐色。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因為海帶也含有葉綠素,所以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葉綠素含量並不多,主要含有的還是葉褐素,所以海帶並不顯現綠色,而是褐色的。葉褐素負責吸收光線,然後交給葉綠素轉化生成儲藏性物質。

一般來說,按五界法分類,光合植物都需要葉綠素,但不一定是綠色的。


原始網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274980.html?push=ql

資料提供:台北士林國小 tommy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狗狗101--柴犬

狗狗101--柴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WcMrDTny8&playnext=1&list=PLED9C5D7F13479B25

資料收集:

台北士林國小 Tiffany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美國發現最早的史前人類工具


據《科學日報》網站報導,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考古學家日前發現了最早的史前人類工具,一支鹿腳尖錐。放射性碳測試結果表明,這個錐形工具是一隻白尾鹿的腿骨,長約12釐米,距今大約有10400年。

這一發現證實了近期學術界熱議的一個話題,即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時期後,印第安人向北遷移時間比預期更早。印第安那大學史前實驗室主任,印第安那考古學會會長克里斯多夫‧施密特副教授說:“印第安那的史前歷史一直是個空白,這塊鹿腳尖錐的發現無疑將會幫助我們填補這一空白。”

2003年,印第安那州西北部卡洛爾縣的一位學生在參加夏季田間活動時意外發現了這支鹿腳尖錐。施密特指出,自2002年以來許多科學家一直在這一帶進行考古發掘,這裏曾是一個冰川湖泊,很多乳齒象,巨河狸和較小的野生動物聚居這裏。

此前科學家們曾在印第安那州發現過與這塊骨錐同時代的石器,但是由於它們不是有機物材料,所以無法利用放射性碳準確測出具體的年代。但是骨錐這樣的生物材料是可降解材料,通過放射性碳測試即可知道它的年代。

對這塊鹿腳尖錐的外形進行深入分析後,科學家們認為它的用途類似於針或者鑿子,能配合石器在厚實的動物皮毛上打洞,然後穿上線將皮毛做成防寒的衣服。如果這一分析是正確的,那麼鹿腳尖錐的主人很有可能是定居生活而不是遊牧生活。施密特興奮地說:“這告訴我們,鹿腳尖錐不是他們遊牧到這裏留下的,而是他們的家就是這裏,在印第安那州北部。”

施密特稱,10000年前誰住在印第安那已經無法知曉,但是他們曾經生活的地方卻是那麼有意思,鹿腳尖錐向我們提供了研究冰河時期過後動植物生存狀態的機會。早期印第安那人鹿腳尖錐的發現證明了這裏曾經有豐富的生命,其中一些滅絕了,但剩下的演化到了現在。施密特還特別讚揚了當地的居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他說:“這次的考古工作是那麼的美好,附近的居民都熱情地給我們提供幫助,他們給我提供食物,幫助我們抽水,有時候還跳進坑裏協助我們挖掘。”

發現這塊鹿腳尖錐的學生名叫斯托弗‧摩爾,他現在已經是肯塔基大學的研究生,他對這塊鹿腳尖錐也做過進一步的研究,摩爾和施密特合著的《早期印第安人和他們生存技術的回顧與分析》將刊登在即將出版的《北美考古學家》雜誌上。(來源:網易探索 小爾)

原始網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081029950468673892.html

資料收集:
台北文昌國小 致汎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iPhone最瘋狂玩法全面曝光

原始網頁:
http://bbs.8591.com.tw/index.php?module=article&action=detail&articleId=14163


資料收集:

台北士林國小 Tommy